游皓雲老師
  • 個人簡歷
  • 服務項目
  • 出版書籍
  • 多語學習
    回主選單
    • 學習方法
    • 西班牙語
    • 數位工具
    • 英語
    • 法語
    • 日語
    • 外國人學中文
    • 俄語
  • 教學職涯
    回主選單
    • 海外工作
    • 高效生產
    • 人生規劃
    • 專業精進
    • 職場倫理
  • 教學技巧
    回主選單
    • 師生互動
    • 工具資源
    • 課程設計
    • 思維升級
  • 創業思維
    回主選單
    • 品牌建立
    • 事業經營
    • 思考模式
    • 從零到一
  • 環遊世界
    回主選單
    • 異國文化
    • 各國遊記
    • 深度充電
    • 異國美食
  • 生活筆記
    回主選單
    • 養狗經
    • 身心健康
    • 階段里程
    • 異國婚姻
    • 棒球魂
  • 閱讀筆記
  • 自我成長
游皓雲老師
  • 個人簡歷
  • 服務項目
  • 出版書籍
  • 多語學習
    學習方法 西班牙語 數位工具 英語 法語 日語 外國人學中文 俄語
  • 教學職涯
    海外工作 高效生產 人生規劃 專業精進 職場倫理
  • 教學技巧
    師生互動 工具資源 課程設計 思維升級
  • 創業思維
    品牌建立 事業經營 思考模式 從零到一
  • 環遊世界
    異國文化 各國遊記 深度充電 異國美食
  • 生活筆記
    養狗經 身心健康 階段里程 異國婚姻 棒球魂
  • 閱讀筆記
  • 自我成長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多語學習 (86)
    • 學習方法 (46)
    • 西班牙語 (28)
    • 數位工具 (3)
    • 英語 (2)
    • 法語 (1)
    • 日語 (2)
    • 外國人學中文 (2)
    • 俄語 (2)
  • 自我成長 (36)
    • 教學職涯 (50)
      • 海外工作 (2)
      • 高效生產 (5)
      • 人生規劃 (27)
      • 專業精進 (14)
      • 職場倫理 (2)
    • 閱讀筆記 (21)
      • 環遊世界 (53)
        • 異國文化 (24)
        • 各國遊記 (20)
        • 深度充電 (5)
        • 異國美食 (3)
      • 創業思維 (20)
        • 品牌建立 (5)
        • 事業經營 (5)
        • 思考模式 (8)
        • 從零到一 (2)
      • 教學技巧 (62)
        • 師生互動 (21)
        • 工具資源 (4)
        • 課程設計 (29)
        • 思維升級 (8)
      • 生活筆記 (32)
        • 養狗經 (6)
        • 身心健康 (7)
        • 階段里程 (11)
        • 異國婚姻 (3)
        • 棒球魂 (5)
      古巴 (14) cuba (12) tag (0)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創業教會我的八件事(三):放下「生活就該充滿工作」的執念 每天比前一天更平衡

      創業教會我的八件事(三):放下「生活就該充滿工作」的執念 每天比前一天更平衡

      2019 Jan 03 思考模式

      去年底在「從零到一 教育家X品牌新創」跟Claire老師一起舉辦的演講中,有人問:「你怎麼從創業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很想直接回答憲哥的「人生沒有平衡只有取捨」,不過我閱歷不足,還沒昇華到這個境界,所以還是講一下自己體會到目前為止的心得,比較真實。

      先講結論,我去年的方式有三個:「主動排空白日」、「守護完整週末」和「控制工作時間範圍」。


      方法一 主動安排「空白日」


      每個月都在行事曆上,用綠色螢光筆畫出兩天不可侵犯的「空白日」,這兩個整天不約人、不給人約、不排課、不預排任何行程,連家族行程也不可以排,實實在在留給自己。如果真有非排不可的行程出現,可以彈性調整,在當月另找一個日子來補這天「空白日」,總之一個月兩天是最低限度。

      那空白日要幹嘛呢?當天看心情決定,想閱讀就閱讀,想出去就出去,完全自由。

      講白話一點,就是自己跟自己約,跟別人約的時間都會早早空出來,不會隨意放別人的鳥,跟自己約的時間也要比照辦理。

      空白日可以在週末,也可以在週間,像我的工作型態有時候是可以排在週間的,週間的空白日更好,去哪裡都不用塞車排隊,非常舒服。

      空白日的目的,就是透過感受對生活節奏的主動掌控權,去獲得心靈上的平衡,就算沒幹嘛,也可以讓人對生活更滿足,對接下來的一整個星期更有動力。

      方法二 和用心工作一樣用心過週末


      因為平常雲飛的工作都是傍晚開始,我的週末從週六下午開始算,到週一下午,也算完整的兩天。

      我自認工作很用心,但對週末卻很隨便,難怪會感受到生活不平衡,這兩年開始主動調整,對週末的安排,也要用心付出。

      首先是過濾週末活動,舉凡可有可無的社交、幾乎已經沒往來的親友婚禮、免費低價卻沒品質的活動、純取暖毫無建設性的聚餐邀請,全部要一一過濾掉。寶貴的週末,絕對要拿來做最想做的事。

      現在的週末我只安排這幾件事:進修、聽演講、跟家人毛小孩相處、嘗試新鮮的活動、自己閱讀、運動、寫東西、思考、跟會帶來正能量的朋友聚會等等。

      如果週末連續兩天的活動或進修課程都在外縣市,我開始大方地給自己住飯店當作度假,不強求一定要舟車勞頓每晚回家。

      而每次獨自外宿都發現,一個晚上安靜、沒有任何中斷的獨處,非常能夠平衡平日時間被外務過分切割的雜亂,獲取安定的能量,也能夠非常有效率地閱讀、或產出文章、發想創業思考。

      去年第一次嘗試「刻意地去飯店過一個週末」,兩天一夜我除了必要的覓食之外,我全都關在旅館,不受打擾地寫了一萬多字、看完三本書,身心通體舒暢。如果家裡人口多,不管怎麼關房門都會被莫名干擾,花個兩千塊「刻意地去飯店過一個週末」,是蠻好的充電方式。


      方法三 控制工作時間範圍


      因為工作型態的關係,許多演講或師訓課程都排在週末,而這也是我很大一部分的收入來源,這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能做到的,是每個月盡量控制在兩個週末以內,如果連續兩個週末都有演講、師訓邀約了,第三個週末就跟主辦單位調整,盡量分散安排,以維持每個月四個週末當中有一半是可以好好休息的。

      雲飛這邊來問週末課程的我只接星期六早上,兩年來狠心推掉了無數星期六下午、星期天想上課的學生,這樣才能留得住週末。

      不過去年底我腦子冒出個想法,星期六、日應該要是週末,其實也是社會規範出來的,沒人規定每個人的週末都要是星期六和星期天,這兩天通常到處人滿為患,出遊又不舒服又貴,今年我可能會調整,只要一週有兩個完整的整天是屬於自己即可,一天是週間一天是六日也沒關係。

      週末的用意就是讓人獲得喘息、跳出每日慣常規律,不讓工作佔滿所有的日子,所以重點是在管理工作量,至於週末是哪兩天,自己定義好就好。

      經過週六到週日一天半的工作無推進,星期天晚上的焦慮還是偶爾會出現,只能繼續練習與焦慮共處,然後慢慢地轉念,讓它被其他意念所取代。


      平衡跟創業一樣 需要花時間摸索孵化


      上面這三個方法看似容易,其實真要推掉工作邀約的當下,對我們這種工作狂來說還是蠻掙扎的,我練習了兩三年,有時候仍會忍不住排太多工作進去,這需要不斷不斷地練習、調整。

      我曾經度過好幾年「生活中就該塞滿工作」的日子,甚至很扭曲地會瞧不起那些週末只會吃喝玩樂喊無聊的朋友,覺得當然要塞滿工作才叫做上進。

      那幾年我週一到週五排滿課,每天教7-9小時,週末回信、寫文案、備課、做教具,週一又開始新的一週,覺得滿滿的課表=人生成就。

      2005-2008年,我到處跑課教兒美,因為太想趕快存錢出國,所以瘋狂地一週排給自己35-40小時的課,所有同事找我的代課來者不拒,那時覺得工作=快樂,因為教學是我愛做的事,又可以賺錢。

      2008-2010年,我外派到多明尼加教華語,因為是政府外派,不得兼差,我過了人生中工作與生活最平衡的兩年,一週16-20小時的課,其他時間除了備課隨我安排,週末整整兩天都完全是自己的,創業後回想那段時間,簡直是遙不可及。

      2013年開始自己在家招生,2015年開了雲飛,合夥人又是老公,因此工作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工作,而且我非常沈浸其中,2015-2016年嚴重失衡,一個週末沒工作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那兩年我常常上健身房運動時,一邊打拳擊、跳有氧,還一邊想著雲飛還沒解決的問題,總是上完整堂拳擊課,整間教室的人汗流浹背,我卻一滴汗也沒留,因為我只是身體軀殼在動,心、腦子根本都留在工作的時空。

      邊運動邊想工作,付出力氣卻毫無運動效果,然後心裡責怪自己白花了一小時運動無效工作又沒推進,越運動越自責,非常誇張的兩年。

      或許是精神上真的繃太久了,自覺這不是長久之計;也或許是年紀到了該轉變的時候(畢竟都快到不惑之年了,驚!);也或許是家裡的狗女兒從一隻變成三隻,需要我更多時間的照顧。

      感謝她們的存在,時時提醒我需要分點注意力在工作之外的事情(比如說帶她們去散步、跑跑、吃吃喝喝),說實在她們是幫我過得更平衡的重要因子。


      開始針對平衡做些什麼 就會一天比一天平衡


      一直到去年,我終於開始慢慢放下「生活就應該塞滿工作」的執念,過度扭曲的真的是自己,「生活中就該塞滿工作」只是外人看似努力,背後代表著我薄弱的時間管理、取捨能力、和生涯規劃能力。

      不斷塞滿工作的結果會是什麼?初期事業上可能能夠快速進展,時間一長,會發現思考、體力、情緒控制能力開始下降,工作效率的上升幅度倒是越來越低。

      不斷塞滿工作也代表著沒有時間去進修、閱讀、旅行、去活化思路,這些對每天需要大量用腦的創業者都非常危險,停在原本的層級蠻幹,早晚會被同業取代。

      不斷塞滿工作也代表著沒有心思去照顧身體的需求,讓體力透支,心靈疲乏,有一天身體受夠了,就會發出反撲訊號,用強烈的生病手段逼你慢活。

      去年開始有意識地認真調整,心情相對平靜的日子的確稍稍增加一點,自責、不安、焦慮還是有,我們只能選擇主動面對它們,首先的行動就是書架上除了商管類的書,近期也多了許多身心靈領域的書,要面對它們就要先好好地了解它們,總有一天這些心情會與我們和平共存。

      完全平衡是一個遙遠的境界,與其要求平衡,不如把目標放在「用自己的節奏過生活」。

      回到那個演講中觀眾提出的問題「你怎麼從創業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平衡的日子不會馬上出現,就跟創業不會一天成功一樣,開始為了平衡去做點行動,讓每一天更接近理想中的平衡,就算對得起自己了。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西班牙人生活思維】工作與享受並不衝突

        • 2022 Mar 18

        【閱讀筆記】讓生活清爽、奪回人生主導權_整理力決定你的生命自由度

        • 2021 Nov 15

        學新語言快速上手的三大關鍵

        • 2019 Jan 09

        教學者如何花錢換取時間,為自己帶來更多收入?

        • 2022 May 17

        那些除了教學能力之外的能力 是跑堂老師能否長期存活的關鍵

        • 2019 Apr 25

        如何創造順暢的「上課節奏」?

        • 2022 May 15

        【西班牙人生活思維】工作與享受並不衝突

        • 2022 Mar 18

        【閱讀筆記】讓生活清爽、奪回人生主導權_整理力決定你的生命自由度

        • 2021 Nov 15

        學新語言快速上手的三大關鍵

        • 2019 Jan 09

        教學者如何花錢換取時間,為自己帶來更多收入?

        • 2022 May 17

        那些除了教學能力之外的能力 是跑堂老師能否長期存活的關鍵

        • 2019 Apr 25

        如何創造順暢的「上課節奏」?

        • 2022 May 15

        【西班牙人生活思維】工作與享受並不衝突

        • 2022 Mar 18

        【閱讀筆記】讓生活清爽、奪回人生主導權_整理力決定你的生命自由度

        • 2021 Nov 15

        學新語言快速上手的三大關鍵

        • 2019 Jan 09

        與我相關的網站

        • 學西語、華語請來雲飛官網
        • 雲飛臉書專頁
        • Podcast台瓜夫妻
        • Podcast商業華語
        • 雲飛師訓課程
        • 我的痞客邦部落格(2008-2016年)
        • 老公洛飛南部落格

        關於我

        • 20年語言教學經驗,擅長以創新、高互動的方式,讓學習可以效率及有趣兼具。
        • 教學專長:講師教學技巧培訓、西班牙文、對外華語

        聯絡我們

        • Email: yuhaoyun.yolanda@yunfei.world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游皓雲老師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