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聊出了一個發現:原來一個老師走進教室要有學生可以讓他好好地教書,其他什麼都不用管,背後需要這麼多人的努力。
跟他聊完這段之後,我覺得所有華語系所/外語系所學生如果畢業後想走教學這一行,都不用急著走進教室去教書,反而是建議到語言中心的辦公室,或是像雲飛這樣的小單位補習班去打打工。
這樣經歷過一次教學單位的運作流程,走進教室後,會對於「能夠在教室裡面好好教書」心存感激,並且更有動力賣力地經營自己的教學事業。
至於那些「教室之外背後的努力」包括哪些呢?下面我來就我的經驗分享一下,每一個部分,其實也都是華語系所/外語系所畢業的學生可以為自己規劃的求職方向。
一、語言中心櫃台/行政管理/課程管理專員
學生報名、繳費、學生簽證、出缺席、轉班、教材、教具製作與管理、營隊設計等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有一個專人來處理。
這位管理者當然可以是不懂課程的純行政,但這位行政如果又稍懂教學,就是個大大的加分,想想看如果走進一間補語言中心,每一位櫃檯行政在介紹課程時,都可以把整個課程的設計、教學的精神等等,用很精簡專業的方式介紹出來的話,是否會對這個學習機構大大加分呢?
一位行政可以單純地做好行政,也可以專業到成為未來的課程管理師,如果這位行政願意跟每一位來報名的學生有策略地閒聊,從閒聊中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就比老師還要有機會從第三者的角度,規劃出一個獨一無二的客製化課程。
因為櫃台行政是最有機會跟學生第一線接觸的角色,學生走進教室後其實在老師面前又會變成另外一種狀態,我認為一個稍懂教學的櫃台行政,能夠把這個位子做出一個新格局。
而且,任何語言中心都非常需要一位強大的行政總管,這位行政總管越強大,老師們越能夠不受干擾、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教學,想想看如果學生在課內課外遇到大小事,小至買補充教材、大致如何做整個個人學習規劃,如果行政總管都能夠一手包辦來面對學生,那真是語言中心之福。
先不要想說「我做那麼多還不是領櫃台的薪水而已」,因為如果這麼想,就真的會一輩子領櫃台的薪水。
畢竟絕對不會有老闆因為希望員工成為強大的行政總管,而直接先給他那個等級的薪水,然後期待他變強的(如果有的話拜託告訴我,我就雲飛這邊交給代理人,自己去當員工領薪水)。
以我自己來說,我至少要先看到員工有那樣的潛力和動力,成為能創造那種價值、那個等級的角色,並且穩定優質表現一段時間,才會考慮在薪資上給予同等肯定。
以我自己來說,我至少要先看到員工有那樣的潛力和動力,成為能創造那種價值、那個等級的角色,並且穩定優質表現一段時間,才會考慮在薪資上給予同等肯定。
所以,請先把自己打造成值得那種收入的角色,或許是在目前這個單位,或許是下一個更適合的單位,總之該屬於自己的報酬一定會浮現。
只要是公司都需要行銷,語言中心亦然。不要覺得那好商業、那要推銷、那好有銅臭味,那不是我學語言教學該做的事。
要清楚地認知,有那些學生掏出學費,老師才有薪水可領。跟學生談學費天經地義,完全不需要不好意思。
我反倒認為行銷是跟教學同等重要的能力。如果不會招生,那麼這輩子都只能等別人找學生給自己教,或等學生介紹好朋友給自己教,當然如果哪位老師能做到完全靠舊生口碑行銷,就學生接不完,當然可以不用招生。
反之,只要會招生,當學校工作有一天不保的時候,就不會那麼慌張,反而有更多籌碼為自己找下一個出路。
而且,自己招生招過幾輪之後,我們會知道每位學生從心裡有念頭想要學語言,到他真的到辦公室櫃台來諮詢、付錢走進教室,中間經過多少考慮、選擇,還要搭上語言中心行銷、追蹤、一直到讓他掏出錢來繳學費的所有努力。
當我們知道每位學生都得來不易,才會更對每一位坐在面前讓我們教的學生更加珍惜,並且以這樣的正面能量去面對每一堂課,而不會那麼常嚷嚷著學生好難搞。
光是行銷也有很多面向可以發展,可以是小編(我相信未來會慢慢有越來越多語言中心需要專業小編),可以是專業的教學影片編輯,可以是網站、廣告文宣規劃專員等等。
隨便去幾間書店看一下,英日韓語的學習書總是擺滿好幾面牆,華語教材則是角落一小塊,甚至走到許多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可見華語教材的市場才是個剛起步的幼幼班階段,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如果沒那麼喜歡大量面對人群的現場教學,但仍對教學這件事情有興趣,那麼從教材編寫這個角色來發展也是很棒的切入點,只是這個角色的門檻其實比教學更高,因為大部分沒有教學經驗的人寫出來的教材都是不太好用,自然也不太好賣的。沒有教過書的人來編教材,就很像沒有開過車的人去製造汽車一樣,總是會做出一個不符合實際需求的產品。
所以最好不要是因為沒那麼想教書而選擇編教材,反倒是因為自己很喜歡教學,而想要利用自己累積的教學經驗,去編寫更有邏輯架構的教材,進而提升教學品質,才會是比較健康的想法。
二、語言中心行銷企劃專員
只要是公司都需要行銷,語言中心亦然。不要覺得那好商業、那要推銷、那好有銅臭味,那不是我學語言教學該做的事。
要清楚地認知,有那些學生掏出學費,老師才有薪水可領。跟學生談學費天經地義,完全不需要不好意思。
我反倒認為行銷是跟教學同等重要的能力。如果不會招生,那麼這輩子都只能等別人找學生給自己教,或等學生介紹好朋友給自己教,當然如果哪位老師能做到完全靠舊生口碑行銷,就學生接不完,當然可以不用招生。
反之,只要會招生,當學校工作有一天不保的時候,就不會那麼慌張,反而有更多籌碼為自己找下一個出路。
而且,自己招生招過幾輪之後,我們會知道每位學生從心裡有念頭想要學語言,到他真的到辦公室櫃台來諮詢、付錢走進教室,中間經過多少考慮、選擇,還要搭上語言中心行銷、追蹤、一直到讓他掏出錢來繳學費的所有努力。
當我們知道每位學生都得來不易,才會更對每一位坐在面前讓我們教的學生更加珍惜,並且以這樣的正面能量去面對每一堂課,而不會那麼常嚷嚷著學生好難搞。
光是行銷也有很多面向可以發展,可以是小編(我相信未來會慢慢有越來越多語言中心需要專業小編),可以是專業的教學影片編輯,可以是網站、廣告文宣規劃專員等等。
三、語言教材編寫團隊
隨便去幾間書店看一下,英日韓語的學習書總是擺滿好幾面牆,華語教材則是角落一小塊,甚至走到許多西方國家也是如此,可見華語教材的市場才是個剛起步的幼幼班階段,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如果沒那麼喜歡大量面對人群的現場教學,但仍對教學這件事情有興趣,那麼從教材編寫這個角色來發展也是很棒的切入點,只是這個角色的門檻其實比教學更高,因為大部分沒有教學經驗的人寫出來的教材都是不太好用,自然也不太好賣的。沒有教過書的人來編教材,就很像沒有開過車的人去製造汽車一樣,總是會做出一個不符合實際需求的產品。
所以最好不要是因為沒那麼想教書而選擇編教材,反倒是因為自己很喜歡教學,而想要利用自己累積的教學經驗,去編寫更有邏輯架構的教材,進而提升教學品質,才會是比較健康的想法。
教室內外 每個角色都有其重要性
寫這篇文章,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經營雲飛語言中心,切身經歷教室外的後援部隊對於一個中心的教學團隊有多麼舉足輕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給華語系所、甚至是各種語言系所想要往教學領域發展的學生們一些方向。
教學並不是只有站在教室裡教的那個部分,每一個教室外的位置,都值得一個想要走向專業的新手,去摸索嘗試、經營發展。即使主修教學,我們能走的路其實遠比教學來的寬闊許多,就看我們怎麼自我定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有想法嗎?歡迎理性討論,讓更多人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