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遊戲?課堂會不會變無聊?
不會的,我只是比較少玩看起來很像遊戲的遊戲,但各種各樣的互動、改編後的迷你桌遊,還是頻繁穿插在課堂中。
我倒認為,這是自己的教學往下一個階段進化的過程(非常自以為的樂觀XD)。
如果你自己是學生 這個教學活動能不能幫你學得更好?
我常常提到「老師自己要不斷從零學習新事物,才能揣摩學生的學習歷程」,比如如果老師自己都不知道學語言的過程是怎麼一回事,活動怎麼設計都像是隔靴搔癢。
常有老師問「要怎麼設計複習生詞的活動?」「Bingo都玩好幾次了還有什麼新把戲?」
要生詞的活動,我資料庫隨便一抓可以給十幾個,只是這樣真的有用嗎?
現在我反而會建議老師冷靜下來想想:「如果你是那個生詞一直記不起來的學生,你會希望老師做些什麼幫助你記憶或複習?」
有的人可以玩十次生詞Bingo也不會膩,反正他玩完就會多記一些。
有的人需要來點數位畫面的刺激,用Quizlet練幾次會特別有幫助。
有的人需要圖像式輸入,圖文搭配的練習會加深印象。
有的人需要肢體幫助記憶,融入TPR教學就會記得快。
有的人喜歡用唱的,編成歌曲他就過幾年也不會忘。
有的人非寫下來不可,視覺上的記憶才能讓他安心。
有的人什麼也不用做,他只想靜靜地坐著,跟老師做非常單純的口說練習,就會慢慢學起來。
那麼老師又會苦惱了,學生百百種,老師要怎麼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模式呢?
答案是當然沒辦法滿足所有人,請放棄追求這種形式上的百分之百。
我現階段的想法是:老師必須先做「最能說服自己的教學活動。」
而怎麼知道什麼教學活動最能「說服自己」,當然就是「自己也經歷過那個學習的歷程。」
比如我自己打從心底相信「圖文搭配的練習」最有效,原因當然是因為我自己學外語的時候就是這樣練習最快,那麼我在教學時帶入這個活動就會非常有信心。
教學活動的效果先能說服自己 教學技術會更容易到位
如果有信心這個活動一定能幫助學習,上課時根本不會花那麼多力氣去思考「這樣操作對不對?」「分組要怎麼分?」這些技術上的問題。
這是說技術不重要嗎?當然不是,技術細節當然很重要,有多重要,看福哥的這一本「教學的技術」一本就夠了,光是這本就夠我們花十年以上的教學生涯去探索。
我要說的是,教學技術的產生,來自於認清學習歷程所需要的過程,老師對學習歷程的掌握越具體,技術才會越容易上手。
我上課時常常會在內心揣摩「這個時候如果我是台下的學生感覺會舒服嗎?」「這個時候如果我是台下的學生,會覺得這樣練習有效嗎?」
同時每一分秒我都會觀察學生表情的變化,肢體語言騙不了人,學生到底有沒有在享受那個當下的學習,老師只要用心都感覺得出來。
有時學生表情不對,我不一定能即時做出什麼反應,可能當下想不出更好的調整方式,可能80%的學生的反應都是ok的,那麼課程就先繼續走下去。
隨著經驗的累積,每一次的教學試驗+觀察,當下反應做出教學調整的能力一定會隨之增加。
這時候問題又來了:如果只有用最能說服自己的那種方式去帶教學活動,那麼學習特性跟自己很不同的學生不就一直沒機會被照顧到了嗎?
的確,有這種可能。
我常常跟師訓課的新手老師分享,每個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我自認是屬於動態、快節奏、人來瘋那一型的,像以前在大學教課時,我會在每學期的第一堂課就把最動態的幾個教學活動全部玩一遍,讓學生知道這就是我的風格,如果自認不適合,他們可以趁加退選的兩個星期趕快換班。
每學期都會有少數人選擇換班,85%以上的學生會留下來。
這就像有的人愛吃日本料理,有的人愛吃義大利餐,我們專注在自己適合的市場就好。
我寧願相信,留下有緣份的學生,才能好好施展自己的教學熱情。
為了迎合每一種學生而在教學上綁手綁腳,只會把自己的教學風格弄成四不像而已。
如果每一次的教學活動,老師都是發自內心認為有效、有用而去操作的,我相信學生即是剛開始不100%認同,也是感受得到那種真誠能量,會願意接受、嘗試的。
重點在於老師是「真正發自內心認為有效、有用而去操作」,還是「因為大家現在都流行這麼教,我好像也應該這麼教。」
1. 老師自己真心覺得這個教學活動有效,學習才有可能有效。
2.老師是否真心覺得有效,學生在現場絕對感受得到。
3.老師是真的很想透過教學活動達成教學目的,還是為了讓課堂熱鬧而硬插入一個活動,學生在現場也完全感受得到。
4.老師要怎麼樣知道這個教學活動是否真的有效,自己多多體會從零開始學習任何事情的歷程,就會越來越有感覺。
我要說的是,教學技術的產生,來自於認清學習歷程所需要的過程,老師對學習歷程的掌握越具體,技術才會越容易上手。
我上課時常常會在內心揣摩「這個時候如果我是台下的學生感覺會舒服嗎?」「這個時候如果我是台下的學生,會覺得這樣練習有效嗎?」
同時每一分秒我都會觀察學生表情的變化,肢體語言騙不了人,學生到底有沒有在享受那個當下的學習,老師只要用心都感覺得出來。
有時學生表情不對,我不一定能即時做出什麼反應,可能當下想不出更好的調整方式,可能80%的學生的反應都是ok的,那麼課程就先繼續走下去。
隨著經驗的累積,每一次的教學試驗+觀察,當下反應做出教學調整的能力一定會隨之增加。
先能說服自己 才有機會說服學生
這時候問題又來了:如果只有用最能說服自己的那種方式去帶教學活動,那麼學習特性跟自己很不同的學生不就一直沒機會被照顧到了嗎?
的確,有這種可能。
我常常跟師訓課的新手老師分享,每個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我自認是屬於動態、快節奏、人來瘋那一型的,像以前在大學教課時,我會在每學期的第一堂課就把最動態的幾個教學活動全部玩一遍,讓學生知道這就是我的風格,如果自認不適合,他們可以趁加退選的兩個星期趕快換班。
每學期都會有少數人選擇換班,85%以上的學生會留下來。
這就像有的人愛吃日本料理,有的人愛吃義大利餐,我們專注在自己適合的市場就好。
我寧願相信,留下有緣份的學生,才能好好施展自己的教學熱情。
為了迎合每一種學生而在教學上綁手綁腳,只會把自己的教學風格弄成四不像而已。
如果每一次的教學活動,老師都是發自內心認為有效、有用而去操作的,我相信學生即是剛開始不100%認同,也是感受得到那種真誠能量,會願意接受、嘗試的。
重點在於老師是「真正發自內心認為有效、有用而去操作」,還是「因為大家現在都流行這麼教,我好像也應該這麼教。」
結論
1. 老師自己真心覺得這個教學活動有效,學習才有可能有效。
2.老師是否真心覺得有效,學生在現場絕對感受得到。
3.老師是真的很想透過教學活動達成教學目的,還是為了讓課堂熱鬧而硬插入一個活動,學生在現場也完全感受得到。
4.老師要怎麼樣知道這個教學活動是否真的有效,自己多多體會從零開始學習任何事情的歷程,就會越來越有感覺。
5.有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活動,靜靜的上完一堂課,也可以很有效,就看老師怎麼引導。
6.附加一提,這種從零開始學習的歷程,時間久了就會淡忘,大概就跟生小孩的痛過了一兩年就會淡忘,然後很不知好歹的又生第二個是差不多的概念,所以每隔一段時間讓自己重新經歷是必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有想法嗎?歡迎理性討論,讓更多人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