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這幾年來,都是假設自己當時是學外語的學生,會希望老師怎麼教,我就盡量那樣教。
你學外語時 希望老師怎麼做?
邀請大家先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一下,上外語課時,你期待哪種教學方式呢?
1.不管懂不懂,希望老師用全外語上課,製造全外語環境,反正聽久了總會懂。
2.老師用一點點中文或是你原本就熟悉的語言來輔助說明。
3.主要用中文或一點點你熟悉的語言來說明,說外語的比例大概一半就好。
我自己以前是2,最近這幾年趨向於1。
從依賴學生母語到全外語教學的歷程
所以,我的外語教學,就因著個人想法改變和經驗的成長,經歷過以下版本:
(因教過英中西三種外語,為方便閱讀,下以「外語」統稱「我在教的語言」)
1.98%說外語:教兒美的時候,學校規定全英語教學,如果真的沒辦法需要在教室裡面說中文,大家都得先問:「May I speak Chinese?」,包括老師在內。 (那2%就是那幾個少數沒辦法的狀況。)
2.60%說外語:去多明尼加教華語的時候,因華語教學經驗為零,當地學生又完全沒有中文環境,我非常依賴西班牙語,教室內中文跟西語的比例約是6比4。
3.70%說外語:回台灣教華語的時候,剛開始面對聯合國的班級,還在摸索如何有效率地溝通,不過有一點點經驗了,教室內中文跟英語的比例約是7比3。
4.98%說外語:到最近幾年華語教學經驗逐漸成熟,且學生住在台灣有豐富的中文環境,零起點的班級也能全中文教學。 (那2%就是那幾個少數沒辦法的狀況。)
5.80%說外語:教西班牙文約4年,因為學生住在台灣毫無西語環境,且多為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避免造成無謂心理壓力,教室內西語跟中文的比例約是8比2。
全外語教學的好處
我個人是蠻贊成「全外語(目的語)教學」的,也就是說學英文就100%英文授課,學西班牙文就100%西文授課,如果沒辦法100%,至少也是大部分時間都盡量用該外語溝通,翻譯教學法,是到真的沒辦法或一定有必要的時候,才會拿出來的急救箱。
要做到全外語(目的語)教學,需要刻意練習,也需要老師的刻意堅持,畢竟在課堂上,當老師堅持使用目的語,學生一臉霧煞煞的時候,老師很自然地會想:「那就說一下學生的母語,不就馬上解決了嗎?」
要做到全外語(目的語)教學,需要刻意練習,也需要老師的刻意堅持,畢竟在課堂上,當老師堅持使用目的語,學生一臉霧煞煞的時候,老師很自然地會想:「那就說一下學生的母語,不就馬上解決了嗎?」
那這麼做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從我教學上的觀察,有以下幾點:
1.提早習慣用外語來思考:
早早擺脫什麼都要翻譯,減少「可是中文就不是這種邏輯呀!」的糾結時間。
早早擺脫什麼都要翻譯,減少「可是中文就不是這種邏輯呀!」的糾結時間。
2.提早習慣用外語來溝通:
學習外語初期,跟母語者溝通一定都是雞同鴨講,溝通出現障礙時,如何繼續用自己有限的外語來解決,而不是一個字聽不懂就馬上拿手機出來google翻譯,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上課不練這個能力,我很難相信學生出了教室會自己練。
3.輕鬆維持課堂秩序:
課堂內禁止使用學生母語的話,兒童課學生想搗蛋就比較困難,成人班則可以避免一不小心話題岔開就流於閒聊,就算變成閒聊,也還是用外語來閒聊。
4.讓初學者有成就感:
如果學生發現他們從第一天上課,就可以2小時都不講母語也可以通,絕對會有種驚喜的成就感。
5.對各國學生都公平:
假設在華語課堂中,班上同學母語都不同時,老師什麼都用英文解釋,英文母語同學一聽就懂,非英文母語同學,得用原本就不熟悉的英文來理解中文,長期累積下來,對英文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反正全班的中文程度是差不多的,不如一視同仁全部用中文。
說了這麼多,到底在外語課堂中,老師該怎麼分配使用學生母語的比例呢?以下是我目前的具體思考方向,提供給老師們參考:
1. 依照學生母語組成來判斷:
學生全為同一母語的話(例如全班都是泰國人,一起在台灣學華語),而老師剛好會講一點泰文,在關鍵時刻使用泰文可以加速學習理解,又沒有公平性的問題,就可以在適當時機使用。建議老師還是要控制使用比例,個人認為30%的時間使用學生母語,已經是非常多的了。
如果全班同學母語不同(例如台灣各大語言中心大部分的華語課,一個班就會有七八個國籍的學生),那麼我會盡量要求自己99%使用中文,讓學生的學習權利不因原本的英文程度而受影響。
2. 依照學生個性來判斷:
老師們應該都遇過那種「什麼字都非得翻譯才開心」的學生吧?這種學習習慣想必不是一日成型的,改變習慣也需要時間,老師需要不斷給學生洗腦「直接用外語思考」的好處,然後花時間陪著他們把習慣調整過來。
也有的學生本來就很能接受挑戰,或者已經學過好幾個外語,完全了解雞同鴨講是怎麼樣的過程,那老師就不要多慮,直接就全外語上課吧!
3. 依照學生學習目的來判斷:
如果學生只是下班後學個興趣,順便認識一點異國文化,那麼就不用太堅持全外語,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像來雲飛學西語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學興趣的,偶爾用中文講點五四三,其實是重要的調劑,我大部分還是把中文比例壓在30%以下,以維持西語練習的品質。
反之,如果學生是為了通過檢定考試來上課的,像西語檢定是聽說讀寫都要通過才會有證書,那就得認真要求全西語進行了。
4. 依照所在國家來判斷:
如果學生目前就住在目的語環境(例如外國人來台灣學中文,住在台灣生活環境也是中文),那麼為了讓學生盡快融入當地生活,我也會盡量全目的語上課。而且他們走出教室也是全中文環境,要習慣全中文課程,是可以很快做到的。
反之,像是在台灣學西班牙文的台灣人,他們走出教室完全沒有西語環境,上課全西語,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習慣,初期就可以搭配30%以內的中文,來幫助理解。
附註:以上的建議僅來自我十幾年教學經驗的累積與觀察,教學成效或學習效果有太多影響的因素,學生母語使用比例也只是眾多因素當中的一項,我提供的作法並非標準答案,老師們請按照自己課堂的情況來調整。
學習外語初期,跟母語者溝通一定都是雞同鴨講,溝通出現障礙時,如何繼續用自己有限的外語來解決,而不是一個字聽不懂就馬上拿手機出來google翻譯,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上課不練這個能力,我很難相信學生出了教室會自己練。
3.輕鬆維持課堂秩序:
課堂內禁止使用學生母語的話,兒童課學生想搗蛋就比較困難,成人班則可以避免一不小心話題岔開就流於閒聊,就算變成閒聊,也還是用外語來閒聊。
4.讓初學者有成就感:
如果學生發現他們從第一天上課,就可以2小時都不講母語也可以通,絕對會有種驚喜的成就感。
5.對各國學生都公平:
假設在華語課堂中,班上同學母語都不同時,老師什麼都用英文解釋,英文母語同學一聽就懂,非英文母語同學,得用原本就不熟悉的英文來理解中文,長期累積下來,對英文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反正全班的中文程度是差不多的,不如一視同仁全部用中文。
2015年交大密集班學生,國籍包括:日、韓、蒙古、荷蘭、土耳其、法國、貝里斯、巴拿馬、宏都拉斯 七種不同母語,沒有人的母語是英文。 |
從依賴學生母語到全中文教學 摸索了3-4年
在多明尼加教華語時,因為教學經驗不足,我又通西班牙文,所以上課時只要一有需要,我就用西班牙文來解決一切,講解文法、帶領活動,講西文一下就好了,多麼輕鬆愜意。
回到台灣這招就行不通了,我的第一班是越南班,學生英文都不太行,我又不會越南文,心想慘了,這要怎麼溝通,還好那班不是零起點,基礎中文溝通還行。
後來就一直都教全班都是不同國籍的班級,班上總有英文不太好的學生,一開始我因為不知道怎麼處理,只要遇到溝通不良的狀況,我偶爾還是會硬講英文。但我知道這不是辦法,不僅對非英文母語的學生不公平,依賴英文的同時,我也剝奪了學生原本可以挑戰用中文跟我溝通的機會。
於是我一邊教、一邊到處參加工作坊、觀察別人教學、回想以前教兒美時如何全美語教學、再一邊修正。
我漸漸發現,要減少依賴英文的比例,就是要多以示範舉例代替無謂解釋,我在每天的教學中密集練習,遇到溝通不良的時候,先忍住不講英文,硬撐一下,想辦法換句話說、長話短說、用圖片、影片輔助,少解釋、多設計清楚秒懂的例子,大約花了3-4年的時間,才能夠做到全中文教零起點的班。
我沒有認真比較過全目的語教學和雙語教學的效果,會想要這樣堅持,背後的根本原因,是十幾年前在西班牙讀書時發生的一個小插曲。
老師一句:「你不會講英文嗎?」備受歧視
在西班牙學西文時,我短暫待過一個班級,班上80%以上都是英文母語的交換學生,每天到了中間下課時間,教室就瞬間從西班牙變成英語系國家,整個空間都是英文的聲音,連走進廁所別人不小心撞到我,都是跟我說excuse me。
為什麼這些人在語言學校連excuse me也不用西班牙文說?又憑什麼覺得我這個東方臉孔的人應該要聽懂英文?23歲的我,當時就很情緒性地覺得,英文母語學生霸道地破壞了我好不容易才取得的西語環境,很怒。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年輕氣盛啊!一心只想著把西文練好,也沒考慮他們那麼多英文母語者聚在一起當然是講英文。
某一天,因為有一段課程內容比較複雜,授課老師用了一點英文來輔助,只見全班英文母語同學秒懂,而我則是瞬間腦袋空掉,沒吸收進去。
我用西班牙文跟老師說:「你可以再用西班牙文講一次嗎?」
老師當下的反應竟然是:「咦!?你不會講英文嗎?」
我覺得莫名其妙,用西語回答:「我是台灣來的,母語是中文,我應該會講英文嗎?」
當過兒美老師的我 竟也因此排斥英文
我已經忘了老師有沒有再用西文講一次,總之經過這個小插曲,在接下來的遊學生活,我有了以下的變化:
1.刻意遠離英文母語同學:
覺得他們勢力龐大、先入為主地認為全世界都該配合他們講英文,憑什麼。
2.質疑該老師的授課內容:
老師那個當下沒有把我的反應當一回事,而是用另一個問題來質疑我不會講英文,我對他已經失去認同感,這位老師的課,對我來說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意氣用事故意排斥英文:
我開始排斥跟英文有關的一切,離開語言學校去旅行時,我甚至裝作自己完全不懂英文,就是不想跟這個強勢語言沾上邊。
無法預測可能造成的副作用
回想起來是還蠻幼稚的,其實就是一件小事而已,我把英文這扇窗關了,對我也沒什麼好處。
好吧,或許擺脫英文真的能幫助我把西文練好,又或許我不要想那麼多的話,在遊學的那年我可以把西文英文都練好。
總之當時才23歲的我,是沒有那種成熟度可以思考這些的,我純粹就是覺得那堂課我沒聽懂那小段英文被歧視,意氣用事地想要證明自己的人生不需要英文。
身為語言老師的我們,並不能預測,會不會有天也遇到哪位學生,跟多年前那個年輕不懂事的我一樣,因為老師的一個無心行為,而排斥某件事。
所以到現在,每次我上課遇到解釋不過去的狀況,學生開始用英文問我問題,並且期待著我用英文跟他們解釋的時候,我內心就很衝突。
如果全班都是英文母語者或是英文都超級流利,我不反對使用一點英文,很快地把關鍵詞解釋一下,的確可以增加教學效率。
但如果有人是英文母語者有人不是,我就會刻意避免使用英文,我允許學生用英文問我問題,但我大多用中文回答。
因為我真的不希望任何一個被我教過的學生,感受到我當年在西班牙的那種不舒服,甚至開始排斥英文,或排斥我,就像我當年排斥那位老師一樣。
我建議的「課堂使用學生母語」拿捏方向
說了這麼多,到底在外語課堂中,老師該怎麼分配使用學生母語的比例呢?以下是我目前的具體思考方向,提供給老師們參考:
1. 依照學生母語組成來判斷:
學生全為同一母語的話(例如全班都是泰國人,一起在台灣學華語),而老師剛好會講一點泰文,在關鍵時刻使用泰文可以加速學習理解,又沒有公平性的問題,就可以在適當時機使用。建議老師還是要控制使用比例,個人認為30%的時間使用學生母語,已經是非常多的了。
如果全班同學母語不同(例如台灣各大語言中心大部分的華語課,一個班就會有七八個國籍的學生),那麼我會盡量要求自己99%使用中文,讓學生的學習權利不因原本的英文程度而受影響。
2. 依照學生個性來判斷:
老師們應該都遇過那種「什麼字都非得翻譯才開心」的學生吧?這種學習習慣想必不是一日成型的,改變習慣也需要時間,老師需要不斷給學生洗腦「直接用外語思考」的好處,然後花時間陪著他們把習慣調整過來。
也有的學生本來就很能接受挑戰,或者已經學過好幾個外語,完全了解雞同鴨講是怎麼樣的過程,那老師就不要多慮,直接就全外語上課吧!
3. 依照學生學習目的來判斷:
如果學生只是下班後學個興趣,順便認識一點異國文化,那麼就不用太堅持全外語,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像來雲飛學西語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學興趣的,偶爾用中文講點五四三,其實是重要的調劑,我大部分還是把中文比例壓在30%以下,以維持西語練習的品質。
反之,如果學生是為了通過檢定考試來上課的,像西語檢定是聽說讀寫都要通過才會有證書,那就得認真要求全西語進行了。
4. 依照所在國家來判斷:
如果學生目前就住在目的語環境(例如外國人來台灣學中文,住在台灣生活環境也是中文),那麼為了讓學生盡快融入當地生活,我也會盡量全目的語上課。而且他們走出教室也是全中文環境,要習慣全中文課程,是可以很快做到的。
反之,像是在台灣學西班牙文的台灣人,他們走出教室完全沒有西語環境,上課全西語,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習慣,初期就可以搭配30%以內的中文,來幫助理解。
附註:以上的建議僅來自我十幾年教學經驗的累積與觀察,教學成效或學習效果有太多影響的因素,學生母語使用比例也只是眾多因素當中的一項,我提供的作法並非標準答案,老師們請按照自己課堂的情況來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有想法嗎?歡迎理性討論,讓更多人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