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工作繁忙的上班族 如何維持動力長期學習?




最近跟幾位老師聊天,不約而同談到如何讓成人學生「長期維持高度學習動力」這個話題。

先說結論,我觀察自己教的學生,那些能夠長期持續學習的學生,學習過程中大多具備這三個元素:
1.有樂趣: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不斷有變化、氣氛輕鬆歡樂正向。
2.有進步: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就會有成就感,想要繼續下去。
3.變習慣:當這件事情變成生活的一部份時,自然就不會割捨了。

而我們碰到學習中斷的學生是什麼原因呢?
1.生活忙: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工作有新專案突然暴量。
2.新目標:本來就設定只想學基礎,接下來要學新東西。
2.有障礙:學到某個點覺得難、沒成就感,就會想放棄。

所以身為老師,要做的就是不斷增強學生持續學習的元素,並降低會造成中斷的可能。

先就個人在語言教學上的經驗,來談談如何增強學生持續學習的元素,同時也提供在雲飛長期學習兩年以上未中斷的學生的學習心得,看看是什麼支撐他們每週一天下班後持續上課,兩三年未間斷?


如何讓成人學習者學得有樂趣?


老師可以不斷地揣摩「如果自己是這個班級的學生,會不會願意在上了一天班之後,來到這間教室,專心坐兩個小時,上完自己教的這堂課?」

就算學生對這個主題再有興趣,如果老師沒有經過任何設計,只是死板板地把內容傳遞出來,我們應該都會覺得自己回家看書就好。

我相信如果老師很有意識地思考學習樂趣的重要性,備課的時候很自然就會把樂趣考慮進去。

那麼到底要怎麼樣在課堂上讓學生覺得輕鬆有樂趣?除了老師基本該有的授課功力之外,一些簡單的方法,當然就是我常常分享的融入遊戲、競賽、或是穿插好笑的梗等等。

然而要讓學生覺得這些遊戲競賽很好玩,它一定要同時具備「有學習效果」、「跟生活能連結」這兩個條件,否則就會淪為為了玩而玩,那麼學生過了一陣子就會感覺到那樣的時間投資不值得。

從學生的上課心得回饋中,可以發現有樂趣&有學習效果的活動,的確是支持他們學習的重要動力。


氣氛歡樂+成長進步

這位學生說話一向很有戲

讓學生不拘束,對學習效果很有幫助,這位媽媽已經陸續上了四年多的課了(生產、帶小孩時中斷而已)


憲哥常說的,沒有目的就會達成目的



讓學生愛上上課,就自然會持續學習啦!

學生感覺到,活動與遊戲增加許多口說練習的機會


至於教學遊戲要怎麼安排,可以參考我之前寫過的這幾篇:




而跟生活連結要怎麼做呢?提供一個很基礎的做法,不管課本裡面的話題是什麼,都可以讓學生發表「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例如我最近教的一個單元,是讓學生聽一段廣播節目的call in,聽眾call in告訴主持人她們生活上遇到的困擾,請其他聽眾給他們建議。

那麼我們上課讓學生聽了這段錄音後,當然不能只是讓學生聽懂、練完其中的單字語法就沒了。還可以讓學生說說:「如果你是那位聽眾,你會call in到廣播節目去講自己的人生問題嗎?」或是「你能給這位聽眾什麼建議?」讓學生覺得,我們用外語討論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跟自己有關。

生活經驗+大聲歡笑




貼近生活的學習,更能增加動力。


如何讓學生覺得自己有進步?


我提供三個方法:

1.定期記錄:讓學生定期有些產出,像是拍影片、寫短文等等,這樣他們才能和過去的自己比較,觀察自己的進步。

2.老師鼓勵:當學生明顯表現好,例如不靠老師就能自己把新的字念出來、寫了一篇不錯的作品、或上課時立即用很正確到位的句子跟同學互動等等,抓緊當下機會,就要把老師眼中看到的進步「講出來」。

比如:「你剛剛都自己念的喔!我完全沒幫你,有發現嗎?」「你這篇寫得很完整耶!你看你去年寫的,是不是差很多?」當然,這樣的誇獎一定要誠懇而真實,千萬不要為了誇獎而誇獎,誇獎是真心的還是刻意的,成人學生一定感受得出來的!

3.實際應用:學生有時不會自己發現他的能力已經能夠做很多事了,老師給的作業或任務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進步,比如突然請一個陌生母語者進教室和學生互動,讓學生看一個比他們程度稍稍高出一點的真實對話影片等等,然後再找適時機會用上面的方法來讚美學生。

附帶一提,除了讓學生覺得自己有進步,也要讓學生覺得老師一直在進步,特別是長期跟著相同老師學習的學生,其實老師有沒有用心,成人學習者都會看在眼裡。



如何讓學習成為學生的習慣?


大家都知道要養成一個新習慣有多難,比如習慣早起、習慣不吃宵夜等等,讓一個成人養成新習慣,我個人是覺得很難靠老師,到最後都是自己要下定決心。

我們的學生的習慣養成,大多是同儕的力量,或者也可以說是情感面的因素。大家下班都很累,難免發懶想回家休息,翹課翹久了就會放棄了。

但如果同學感情好就不一樣了,心理上會覺得是來看朋友的,而不是來上課的,畢竟出社會後,誰還有時間每星期和固定的朋友見一次面呢?也就只有這些學習夥伴了!比如這兩位同學的真情分享:

同學讓自己更有行動力
每週固定的同好小聚會   讓學習變成一種習慣


大家都是培養興趣+人生交流


然而同學間的感情,也不是說要建立就會產生的,老師每一堂課當中,怎麼營造互動氣氛,讓同學有機會熟起來,進而變成每週都很期待見面的朋友,甚至讓學生對老師也產生這樣的感覺,就是每個老師自己的歷練、修煉、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緣份了。

我覺得這很難寫成什麼技巧準則或公式,更不能太刻意去做,以免讓學生覺得假假的,反而會形成另一種壓力。

我相信老師只要真誠地對待每一次互動,學生就會是舒服自在的。有很多老師也問過我「如何製造課堂歡樂氣氛」這種問題,其實我自己也還在不斷經歷及體會當中,我覺得這教不來,只能說這一定要順著老師和每班學生的個性組合去自然發展,讓每個人都能在課堂上自在做自己,畢竟沒人想要在累了一天下班後,還要找個地方去做一個假的自己。


如何避免會讓學生中斷學習的元素?


前面提到,我觀察自己的學生中斷學習,大多是因為下面這三點:

1.生活忙: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工作有新專案突然暴量。
2.新目標:本來就設定只想學基礎,接下來要學新東西。
3.有障礙:學到某個點覺得難、沒成就感,就會想放棄。

其中1跟2是那是學生自己的人生安排,身為老師不太能改變什麼。老師能努力的就只有3,也就是排除學生的學習障礙。

這個學習障礙也是需要老師刻意觀察才能夠發現,我跟我先生最近討論雲飛去年的學生,就發現會在某個級數想要放棄的學生相對比較多,那就表示那是個卡關之處,要不就是內容需要調整、要不就是教學法需要調整。

如果有比較積極勇敢的學生,主動向老師反應他們的學習困難了,那對老師更是件好事,老師等於得到了最直接具體的教學調整依據。

比如我去年收到學生回饋中的這段文字,就逼得我正視我們教材選擇、內容安排的問題,減少學生在這個級數面對撞牆期的機率。我花了很多時間回覆這樣的訊息,不可否認這會讓老師壓力很大,但這就是推動老師進步的關鍵,甚至也是因為這樣的學生建議,促使我們趕快把新課本寫出來。




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動力


寫了這麼多,我發現了一件事,這些能夠兩三年持續學習不間斷的學生,之所以能夠長久學習,都是找到了自己的動力,不管是下班放鬆、自我成長、認識同好、融入生活等等,每周投資下班後的兩小時去上課,都滿足了下班生活後的一種需求。

他們都沒有提到任何關於背單字、做文法題、檢定考試、拿證照找工作等等傳統語言學習認知上會覺得很重要的「目標」。

「目標」有時候還蠻矛盾的,有些情況下,設定目標才會達成目標,像是減重、存錢;有些情況下,沒有目標反而自然而然達標,像是把西班牙語學好。

或者我也可以這麼解釋:他們的目標,根本只是下班後找一件有趣的事情做,他們雇用雲飛的課程,本來就是為了充實下班生活的,所以他們也算是達成目標了。只是這個下班後的充實生活活動,還剛好幫他們帶來了語言學習上的進步。

您今年有沒有想要學習的一個技能呢?或是您本身是教授某個技能的老師?在設定目標的同時,也別忘了幫自己/幫學生找到一個能夠長久持續的學習動力,讓學習的過程更正向而滿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看完文章有想法嗎?歡迎理性討論,讓更多人一起成長!